阳新县王英镇:移风易俗沁民心 文明新风扑面来

A-   A+
发表时间:2024年08月06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阳新县王英镇以创建全国文明村镇为契机,倡树文明健康生活新方式,开创移风易俗工作新局面,通过延伸阵地、志愿服务、道德教化等形式,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强化社会宣传,延伸文明新阵地

创新“三小”宣讲形式,向基层干部群众广泛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打通宣讲“最后一公里”。小凉亭,大作用。充分利用村内凉亭、广场等休闲场所,打造车前村“党群议事长廊”、新屋村“湖畔暖心亭”等一系列宣讲品牌,将村民茶余饭后的休闲时间聚集起来,用“小凉亭”围起党员群众的学习圈,以“拉家常”的方式代替“台上一人讲、台下众人听”的僵化模式,提升群众对宣讲活动的参与度和接纳感,切实打通宣讲“最后一公里”。小活动,大收获。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分四个片区开展党员集中教育培训,镇党委书记孔祥鹏针对工作实际讲授党课,并通过现场提问、网络留言等方式,使党员干部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同时,探索建立湾组夜话群访机制,结合镇、村两级干部下沉遍访活动,借助“湾组夜话”,帮助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小视频,大道理。深挖、活用红色历史资源,创建“仙岛湖畔红色王英”视频号。由党员干部自发组成红色宣讲团,以“大美王英,红色热土”为主题,对大湖村王平将军纪念园、王文村王文驿革命烈士陵园等王英红色故事进行讲解。既保持宣讲“有高度”,又确保宣讲“接地气”,打通了一条走向群众身边的大众化“红色通道”。今年以来,全镇组织多种形式的理论宣讲700余场次,受众达5000余人次。

激发自治活力,共绘文明同心圆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激发群众自治热情,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村庄。积分超市兑文明。把“积分超市”建设作为激发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基层治理的有力抓手,将车前村至新屋村路段的5个村打造为积分示范片,搭建群众助力乡村振兴、参与社会治理、助推文明创建的崭新平台。其中,高山村印制了纸质版“积分存折”,还定期为积分最高的家庭颁发“最美庭院”流动奖牌,泉丰村设计了“积分IC卡”,在手机云端中即可一键兑换物品,王文村通过垃圾袋兑换生活用品,使“村里事”变“家家事”,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迈上新台阶。文明旅游暖人心。结合镇内实际,在景区进口至游客中心沿线8公里内,设置9个党员先锋志愿服务岗亭,实现了一里一岗亭。每年“五一、十一”期间,200余名党员干部主动放弃假期,全线开展执勤站岗、路口导引、景点讲解等志愿服务,做路边“店小二”,并针对老人、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温馨的个性化服务,真正做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孝亲敬老有品牌。各村竞相开展孝亲敬老、崇德向善系列活动,“孝亲文化”蔚然成风。位于镇区中心的泉丰村,打造了300平方米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每月为60岁以上的村民举办爱心寿星宴,还组建了一支老年志愿服务队,将老教师、老党员、老专家聚集在一起发挥余热,实现“价值再创造”;新屋村连续九年举办“孝亲敬老”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活动,评选表彰了数百名“好婆婆”“好媳妇”“好孝子”,弘扬了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同时,充分发挥乡土文化人才、“五老”人员、群众性活动带头人等作用,组建“田边桑榆”“乡风文明”“孝亲敬老”等极具本土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大田村“田边桑榆”志愿服务队中,最大的志愿者82岁,最小的60岁,他们每月自发集中开展四次全村的卫生清理,保持全村各湾组、各角落干净整洁。泉丰村“乡风文明”志愿服务队,每月在泉丰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为60岁以上的老人举办寿星宴,志愿队队长刘元平更是自学放映电影技术,编排舞蹈歌曲,全方位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据统计,全镇共组建各类志愿服务队32支,截至7月底,共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132件,为旅客和本地群众解决困难问题77个。

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尚

通过具体措施推进移风易俗,突出典型引领,激发村民示范活力。制定具体措施。制定《王英镇移风易俗倡导新风六条措施》,包含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文明祭扫、节俭操办、重教助学、落实责任等内容,对婚嫁事宜、宴请规模、酒席档次、烟酒价格、车队台数等作出明确的上限规定,并召开“婚丧嫁娶”从业人员培训会,将措施纳入《红白理事会章程》和村规民约中,接受群众监督评议,推进移风易俗逐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选树典型模范。持续以“育百里乡风”行动为抓手,先后表彰了78户“五美家庭”、9名“王英好人”、10名“学雷锋标兵”,5支“优秀志愿服务队”、100余名“优秀学子”、20名“优秀教师”、48名“好婆婆”“好媳妇”,同时,以“锣鼓送奖”的形式,把表彰现场设在湾组农户当中,将荣誉送至田间地头,放大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并在《王英党建双月报》中开辟“立足岗位作贡献”板块,刊登党员志愿者的优秀事迹,激励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讲活文明故事。紧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目标定位,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及乡村大舞台,组织志愿者编排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以“说唱颂演”的方式,线下宣传移风易俗,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在欢声笑语中转变落后思维。其中,创作编排的《零彩礼》等移风易俗主题的小品和戏剧,使村民享受文化大餐的同时,能够主动接受、自觉践行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并结合“我们的节日”举办“集体金婚庆典”“广场舞大赛”等群众性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婚俗改革、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弘扬文明风尚。今年6月4日,泉丰村为48对金婚老人举行庆典,镇党委书记等为他们颁发证书,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过去,王英镇一些村组大操大办红白喜事,巧立名目大办宴席和高价彩礼等歪风邪气,如今,通过开展移风易俗活动,规范项目、限定金额,倡议引导、党员监督,已经出现了文明节俭操办红白喜事的新局面。(文明黄石)

责任编辑:何霄

阳新县王英镇:移风易俗沁民心 文明新风扑面来

发表时间:2024-08-06 来源:湖北文明网

阳新县王英镇以创建全国文明村镇为契机,倡树文明健康生活新方式,开创移风易俗工作新局面,通过延伸阵地、志愿服务、道德教化等形式,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强化社会宣传,延伸文明新阵地

创新“三小”宣讲形式,向基层干部群众广泛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打通宣讲“最后一公里”。小凉亭,大作用。充分利用村内凉亭、广场等休闲场所,打造车前村“党群议事长廊”、新屋村“湖畔暖心亭”等一系列宣讲品牌,将村民茶余饭后的休闲时间聚集起来,用“小凉亭”围起党员群众的学习圈,以“拉家常”的方式代替“台上一人讲、台下众人听”的僵化模式,提升群众对宣讲活动的参与度和接纳感,切实打通宣讲“最后一公里”。小活动,大收获。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分四个片区开展党员集中教育培训,镇党委书记孔祥鹏针对工作实际讲授党课,并通过现场提问、网络留言等方式,使党员干部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同时,探索建立湾组夜话群访机制,结合镇、村两级干部下沉遍访活动,借助“湾组夜话”,帮助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小视频,大道理。深挖、活用红色历史资源,创建“仙岛湖畔红色王英”视频号。由党员干部自发组成红色宣讲团,以“大美王英,红色热土”为主题,对大湖村王平将军纪念园、王文村王文驿革命烈士陵园等王英红色故事进行讲解。既保持宣讲“有高度”,又确保宣讲“接地气”,打通了一条走向群众身边的大众化“红色通道”。今年以来,全镇组织多种形式的理论宣讲700余场次,受众达5000余人次。

激发自治活力,共绘文明同心圆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激发群众自治热情,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村庄。积分超市兑文明。把“积分超市”建设作为激发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基层治理的有力抓手,将车前村至新屋村路段的5个村打造为积分示范片,搭建群众助力乡村振兴、参与社会治理、助推文明创建的崭新平台。其中,高山村印制了纸质版“积分存折”,还定期为积分最高的家庭颁发“最美庭院”流动奖牌,泉丰村设计了“积分IC卡”,在手机云端中即可一键兑换物品,王文村通过垃圾袋兑换生活用品,使“村里事”变“家家事”,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迈上新台阶。文明旅游暖人心。结合镇内实际,在景区进口至游客中心沿线8公里内,设置9个党员先锋志愿服务岗亭,实现了一里一岗亭。每年“五一、十一”期间,200余名党员干部主动放弃假期,全线开展执勤站岗、路口导引、景点讲解等志愿服务,做路边“店小二”,并针对老人、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温馨的个性化服务,真正做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孝亲敬老有品牌。各村竞相开展孝亲敬老、崇德向善系列活动,“孝亲文化”蔚然成风。位于镇区中心的泉丰村,打造了300平方米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每月为60岁以上的村民举办爱心寿星宴,还组建了一支老年志愿服务队,将老教师、老党员、老专家聚集在一起发挥余热,实现“价值再创造”;新屋村连续九年举办“孝亲敬老”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活动,评选表彰了数百名“好婆婆”“好媳妇”“好孝子”,弘扬了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同时,充分发挥乡土文化人才、“五老”人员、群众性活动带头人等作用,组建“田边桑榆”“乡风文明”“孝亲敬老”等极具本土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大田村“田边桑榆”志愿服务队中,最大的志愿者82岁,最小的60岁,他们每月自发集中开展四次全村的卫生清理,保持全村各湾组、各角落干净整洁。泉丰村“乡风文明”志愿服务队,每月在泉丰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为60岁以上的老人举办寿星宴,志愿队队长刘元平更是自学放映电影技术,编排舞蹈歌曲,全方位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据统计,全镇共组建各类志愿服务队32支,截至7月底,共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132件,为旅客和本地群众解决困难问题77个。

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尚

通过具体措施推进移风易俗,突出典型引领,激发村民示范活力。制定具体措施。制定《王英镇移风易俗倡导新风六条措施》,包含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文明祭扫、节俭操办、重教助学、落实责任等内容,对婚嫁事宜、宴请规模、酒席档次、烟酒价格、车队台数等作出明确的上限规定,并召开“婚丧嫁娶”从业人员培训会,将措施纳入《红白理事会章程》和村规民约中,接受群众监督评议,推进移风易俗逐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选树典型模范。持续以“育百里乡风”行动为抓手,先后表彰了78户“五美家庭”、9名“王英好人”、10名“学雷锋标兵”,5支“优秀志愿服务队”、100余名“优秀学子”、20名“优秀教师”、48名“好婆婆”“好媳妇”,同时,以“锣鼓送奖”的形式,把表彰现场设在湾组农户当中,将荣誉送至田间地头,放大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并在《王英党建双月报》中开辟“立足岗位作贡献”板块,刊登党员志愿者的优秀事迹,激励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讲活文明故事。紧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目标定位,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及乡村大舞台,组织志愿者编排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以“说唱颂演”的方式,线下宣传移风易俗,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在欢声笑语中转变落后思维。其中,创作编排的《零彩礼》等移风易俗主题的小品和戏剧,使村民享受文化大餐的同时,能够主动接受、自觉践行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并结合“我们的节日”举办“集体金婚庆典”“广场舞大赛”等群众性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婚俗改革、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弘扬文明风尚。今年6月4日,泉丰村为48对金婚老人举行庆典,镇党委书记等为他们颁发证书,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过去,王英镇一些村组大操大办红白喜事,巧立名目大办宴席和高价彩礼等歪风邪气,如今,通过开展移风易俗活动,规范项目、限定金额,倡议引导、党员监督,已经出现了文明节俭操办红白喜事的新局面。(文明黄石)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