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斗指西南,日达黄经135°,即至立秋之时。“立”即开始之意,“秋”即禾谷成熟,所谓立秋,便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过渡到阴盛,为秋季之始也。然而,立秋虽称“秋”,仍在三伏之内,是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炎热节气,民间常称“秋老虎”。那么在此夏秋交替之际,我们应该如何从饮食、运动、起居等各方面调养身心呢?
饮食——清热敛肺,养阴润燥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素問·藏氣法時論》)
中医认为,肺主秋季,而燥又为秋之主气。时至立秋,燥气渐升,肺呈“娇脏”,喜润恶燥,不耐寒热,而肺又经鼻与外界相通,易被秋燥所伤。故而滋阴润肺是为立秋后养生之根本。中医认为,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故而立秋后饮食宜增酸减辛,即适当多食酸味果蔬,如苹果、葡萄、柠檬、山楂等酸味食品,少吃姜、蒜、辣椒等辛味食物。除此之外,饮食上还可多食些芝麻、核桃、糯米、蜂蜜、雪梨、甘蔗、酸奶等以达润肺解燥之目的。还可食用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黑芝麻粥等等,益胃生津。
需要注意的是,立秋之后,天气逐渐转寒,是温补肠胃的关键时期,大量生食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脾胃虚寒者更应注意不宜过多食用寒凉食物。
运动——舒展筋骨,缓解燥邪
立秋过后,天气逐渐转凉,可以根据自身状况逐渐增大运动量,适量的运动不仅仅可以驱除燥邪,舒展筋骨,还可以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和脑的血液供应等等。对于老年人来说,建议以舒缓的运动为主,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慢跑、快走等。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轻微发汗即可。不过,立秋之后白天气温仍比较炎热,因此尽量不要在白天剧烈运动、大量出汗,避免中暑或脱水。同时,运动时也要做好防护,防止运动损伤。
起居——早卧早起,适当秋冻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立秋之后,应以收敛为原则,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立秋之后,宜早卧早起,早卧以收敛阳气,早起以舒展肺气。顺应时令,以养身心。
所谓春捂秋冻,立秋之后,暑热未尽却暗有秋风徐来,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此时着衣不宜骤然增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于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但是“秋冻”并不是“遇冷少穿衣”,穿着应以凉而不寒为宜。此外,对于抵抗能力较弱的老年人、儿童以及本身患有慢性病的人群,自身调节能力较弱,御寒能力较弱,此时不宜盲目秋冻,也不宜穿得太过厚实,以舒适恰当为主。
误区——切勿盲从“贴秋膘”
立秋之后,民间素有“贴肥膘”。“贴秋膘”是农耕时代流传下来的传统。由于夏季农事繁忙,酷夏炎热,常常食欲不振,消耗较大,因此进入秋季之后,人们通过进补肉类,增加营养、储备脂肪,过冬御寒。
但是,现代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日常饮食可以保障我们摄入足够的脂肪、蛋白质和营养,所以大部分人也就没有必要“贴秋膘”。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以及超重肥胖的人群,不仅不能“贴秋膘”,反倒应该注意减肥控制体重,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情况。对于体重偏轻的人群,尽量在专业指导下调理脾胃、适当进补,选用“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例如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等。
“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立秋寓意着万物成熟,收获开始。立秋养生,需顺应四时规律变化,凡膳食营养、运动锻炼、生活起居皆以养收为原则,循行阳消阴长的过渡变化,调养身心,延年益寿。立秋凉风至,白露始渐生,愿您在硕果累累,五谷丰登的季节,事事顺义,平安喜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杨牧心;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武汉市六医院 王清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杨盛力)
稿件来源:《医药导报》(配图: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魏静仪)
发表时间:2024-08-08 来源:湖北文明网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斗指西南,日达黄经135°,即至立秋之时。“立”即开始之意,“秋”即禾谷成熟,所谓立秋,便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过渡到阴盛,为秋季之始也。然而,立秋虽称“秋”,仍在三伏之内,是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炎热节气,民间常称“秋老虎”。那么在此夏秋交替之际,我们应该如何从饮食、运动、起居等各方面调养身心呢?
饮食——清热敛肺,养阴润燥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素問·藏氣法時論》)
中医认为,肺主秋季,而燥又为秋之主气。时至立秋,燥气渐升,肺呈“娇脏”,喜润恶燥,不耐寒热,而肺又经鼻与外界相通,易被秋燥所伤。故而滋阴润肺是为立秋后养生之根本。中医认为,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故而立秋后饮食宜增酸减辛,即适当多食酸味果蔬,如苹果、葡萄、柠檬、山楂等酸味食品,少吃姜、蒜、辣椒等辛味食物。除此之外,饮食上还可多食些芝麻、核桃、糯米、蜂蜜、雪梨、甘蔗、酸奶等以达润肺解燥之目的。还可食用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黑芝麻粥等等,益胃生津。
需要注意的是,立秋之后,天气逐渐转寒,是温补肠胃的关键时期,大量生食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脾胃虚寒者更应注意不宜过多食用寒凉食物。
运动——舒展筋骨,缓解燥邪
立秋过后,天气逐渐转凉,可以根据自身状况逐渐增大运动量,适量的运动不仅仅可以驱除燥邪,舒展筋骨,还可以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和脑的血液供应等等。对于老年人来说,建议以舒缓的运动为主,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慢跑、快走等。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轻微发汗即可。不过,立秋之后白天气温仍比较炎热,因此尽量不要在白天剧烈运动、大量出汗,避免中暑或脱水。同时,运动时也要做好防护,防止运动损伤。
起居——早卧早起,适当秋冻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立秋之后,应以收敛为原则,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立秋之后,宜早卧早起,早卧以收敛阳气,早起以舒展肺气。顺应时令,以养身心。
所谓春捂秋冻,立秋之后,暑热未尽却暗有秋风徐来,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此时着衣不宜骤然增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于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但是“秋冻”并不是“遇冷少穿衣”,穿着应以凉而不寒为宜。此外,对于抵抗能力较弱的老年人、儿童以及本身患有慢性病的人群,自身调节能力较弱,御寒能力较弱,此时不宜盲目秋冻,也不宜穿得太过厚实,以舒适恰当为主。
误区——切勿盲从“贴秋膘”
立秋之后,民间素有“贴肥膘”。“贴秋膘”是农耕时代流传下来的传统。由于夏季农事繁忙,酷夏炎热,常常食欲不振,消耗较大,因此进入秋季之后,人们通过进补肉类,增加营养、储备脂肪,过冬御寒。
但是,现代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日常饮食可以保障我们摄入足够的脂肪、蛋白质和营养,所以大部分人也就没有必要“贴秋膘”。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以及超重肥胖的人群,不仅不能“贴秋膘”,反倒应该注意减肥控制体重,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情况。对于体重偏轻的人群,尽量在专业指导下调理脾胃、适当进补,选用“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例如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等。
“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立秋寓意着万物成熟,收获开始。立秋养生,需顺应四时规律变化,凡膳食营养、运动锻炼、生活起居皆以养收为原则,循行阳消阴长的过渡变化,调养身心,延年益寿。立秋凉风至,白露始渐生,愿您在硕果累累,五谷丰登的季节,事事顺义,平安喜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杨牧心;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武汉市六医院 王清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杨盛力)
稿件来源:《医药导报》(配图: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魏静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