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鄂渝陕三省交界地。县名充满诗意,土地宛如仙境。
竹溪县别称“武陵”。据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良皋考证,晋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提到的武陵,所描述的可能是竹溪乡村风貌,这也为竹溪县的“武陵”别称增添了一份文化底蕴。
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竹溪县聚焦文旅产业,大力推动发展“夜经济”,不断扩展消费场景,夜间商圈人气持续汇聚,创新激活消费活力、释放文旅消费潜力,走出了一条独属于竹溪的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持续深化、细化全域旅游理念,擦亮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荆楚文旅名县等金字招牌,以自然、历史文化等优势资源为依托,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促进文旅深度融合,竹溪县委书记许庆一信心满怀。
竹溪,如同一坛老酒,越品越香、愈饮愈醇。
风停叶落,秋辞冬至,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走进竹溪,漫步山林、穿梭街市、踏访古迹,品秦楚文化交汇,聆听历史回声,感受竹溪独特气质。
武陵不夜城 千万游客打卡
历史上,竹溪在战国时期曾属楚国武陵县。如今,竹溪县的“武陵不夜城” 也成了当地的一个特色景点。
初冬时节,凛冽的寒气吹不散街区商铺前的车水马龙与人们的欢声笑语。工作日的傍晚,街区内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华灯初上,戏剧表演在街区出入口主舞台及街区内若干小舞台开演,从头至尾串联起整个街区,既有传统戏剧曲目,也有年轻人感兴趣的说唱、街舞等新兴艺术与古老戏剧艺术的交融,更加入杂技、舞蹈、歌曲等元素,让各年龄段的观众流连忘返;夜色降临,不夜城内灯火辉煌,台上台下载歌载舞,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这片欢乐的海洋中。
竹溪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喻泉源介绍,武陵不夜城街区演艺节目经过全新改版升级,新场景、新桥段完善增加后,不仅为游客提供全新视听体验,还带动了新一轮消费升级。
将戏剧演艺与文旅产业巧妙融合,重燃梨园情,点亮夜经济。竹溪县文旅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萌萌介绍,街区内表演以“山二黄”为首的戏剧为主导,以爱情故事做主线,将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及民间传说《白蛇传》等进行二创,再将不同年龄段受众感兴趣的艺术元素巧妙加以融合,反响热烈,受到一致好评。目前,两部全新主题演出正加速创作中,故事性更强、内容更丰富,计划于2025年春节和“五一”假期前后呈现。
“自开街以来,武陵不夜城极大地丰富了本地居民及游客的夜生活,实现‘一条街带活一座城’聚变效应,为全县文旅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许庆一对武陵不夜城赞许有加。
历史风貌再现,文旅热度提升。武陵不夜城经过1年时间设计策划,2023年9月开始施工改造,2023年12月开街,2024年春节当天接待游客高达15万人次。截至今年11月,街区已接待游客1300万人次。
“不夜城每天都很热闹,因为演出节目会轮换,也经常更新。除了游客,我们本地人也会来吃饭逛街。”李冉是竹溪本地人,家乡吸引了越来越多来自十堰市、省内乃至全国的游客前来,她的话语间充满着掩饰不住的自豪。
关垭楚长城 十万人脚步丈量
清晨,缭绕的云雾似一袭薄纱,轻柔缠绕连绵起伏的群山。
沿着如缎带般环绕在山谷间的346国道前行,一段古老的长城默默矗立于竹溪县蒋家堰镇与陕西省平利县交界处。
春秋时期,这里是秦楚两国国界。因地理位置特殊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早上还驻扎着秦国的士兵,晚上可能就插上了楚国的旗帜。
在这里,每一块石头都有故事,每一段墙壁都有生命,无声地记录着风云变幻。
关垭楚长城,“朝秦暮楚”一词的发源地,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气势恢宏的关垭界墙下,一排排春秋战国时期建筑风格的房屋鳞次栉比。蒋家堰镇宣传委员彭超介绍,这些房屋一部分是因餐饮、民宿等旅游配套新建,一部分是景区升级规划所需,均改造成统一建筑风格的民宅。
每到周末,陕西平利、安康、西安,重庆奉节、巫山等两省一市毗邻地区的游客纷至沓来。
白天,湖北、陕西的民间艺人在关垭校场表演古舞、舞狮,重庆奉节的杂技团倾情献上杂技。晚上,电音节、啤酒节、篝火晚会等次第推出。
“关垭改建之后,游客越来越多。”张婆婆居住在附近的关垭子村,她麻利地将热气腾腾的玉米、红薯装进袋中递给前来购买的游客。“附近村里的人天气好时或者周末、节假日就过来摆摊,我主要卖点玉米和烤红薯,还有些邻居批发饮料卖,或者卖点油炸小吃,一天下来能赚不少钱。”
游客慕名而来,景区烟火气、人情味十足。附近村民摆摊创业积极性高涨,腰包越来越鼓。
蒋家堰镇党委书记余祥平介绍,关垭楚长城景区今年10月改造完成后,试运营期间已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景区预计于2025年元旦前后正式开放。
大石门仙暇小镇 二十万人乐享亲子时光
秋日午后,水坪镇大石门村阳光和煦,照耀在“仙暇小镇”的树梢上,温柔地中和了秋风带来的丝丝凉意。
从碧瓦朱檐的大门进入,树影婆娑,漫步在林间小道,空气中夹杂着花木和泥土的芬芳气息。
大石门村曾于“仙暇小镇”原址打造园林观赏苗木基地,树木一度销售火爆、广受好评。随着园林景观市场日渐式微,300亩景观苗木也无人问津。
水坪镇党委书记万亿介绍,依托“白云剑迹”和“文笔晴岚”摩崖石刻及森林自然资源,大石门村将闲置的苗木基地打造成林下乐园,荒芜沼泽地打造成水上乐园,山场变成山地飞车、玻璃滑道等山上乐园,闲置空地变成生态停车场,闲置房屋改造成康养民宿,最终打造集亲子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游乐园区“仙暇小镇”。
沉寂多年的古村落如今重新焕发生机,吸引游客前来度过难得的放松时光。
这里是自然生态宝地,是娱乐休闲度假区,也是属于孩子们的探险乐园。“仙暇小镇”负责人程琰介绍,“小八仙乐园”是专门为孩子们打造的游乐园区,林中的游乐项目均是无动力设施,有效提升游玩过程中的安全性。“仙宠乐园”内有兔子、仓鼠、鸵鸟、雪狐等多种动物,孩子们可以近距离接触,还能在工作人员指导下投喂。坐上“红孩儿战车”,小朋友们可以尽情体验驾驶的乐趣,在探险中感受刺激与惊喜。“每逢周末,很多家长都会带着孩子来玩上一整天,甚至还有从陕西专程前来的游客。除了大人来‘遛娃’,也有很多单位过来团建,白天能野餐,晚上还可以搞篝火晚会。”孩子们尽享欢乐时光,家长和其他游客可以在帐篷或树屋中露营、烧烤,与自然亲密接触,享受放松休闲的静谧时刻。两个全新游乐项目山地飞车、玻璃水滑也将于11月底上线运营,届时“仙暇小镇”带给游客的体验感将更加独特多元。
截至目前,“仙暇小镇”已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总营业额突破100万元,带动周边40多户经营农家乐、民宿、餐饮的村民实现家门口致富增收。(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雷楠 见习记者 陈克旭 通讯员 付延峰 贺姗姗)
发表时间:2024-11-20 来源:湖北文明网
竹溪,鄂渝陕三省交界地。县名充满诗意,土地宛如仙境。
竹溪县别称“武陵”。据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良皋考证,晋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提到的武陵,所描述的可能是竹溪乡村风貌,这也为竹溪县的“武陵”别称增添了一份文化底蕴。
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竹溪县聚焦文旅产业,大力推动发展“夜经济”,不断扩展消费场景,夜间商圈人气持续汇聚,创新激活消费活力、释放文旅消费潜力,走出了一条独属于竹溪的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持续深化、细化全域旅游理念,擦亮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荆楚文旅名县等金字招牌,以自然、历史文化等优势资源为依托,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促进文旅深度融合,竹溪县委书记许庆一信心满怀。
竹溪,如同一坛老酒,越品越香、愈饮愈醇。
风停叶落,秋辞冬至,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走进竹溪,漫步山林、穿梭街市、踏访古迹,品秦楚文化交汇,聆听历史回声,感受竹溪独特气质。
武陵不夜城 千万游客打卡
历史上,竹溪在战国时期曾属楚国武陵县。如今,竹溪县的“武陵不夜城” 也成了当地的一个特色景点。
初冬时节,凛冽的寒气吹不散街区商铺前的车水马龙与人们的欢声笑语。工作日的傍晚,街区内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华灯初上,戏剧表演在街区出入口主舞台及街区内若干小舞台开演,从头至尾串联起整个街区,既有传统戏剧曲目,也有年轻人感兴趣的说唱、街舞等新兴艺术与古老戏剧艺术的交融,更加入杂技、舞蹈、歌曲等元素,让各年龄段的观众流连忘返;夜色降临,不夜城内灯火辉煌,台上台下载歌载舞,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这片欢乐的海洋中。
竹溪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喻泉源介绍,武陵不夜城街区演艺节目经过全新改版升级,新场景、新桥段完善增加后,不仅为游客提供全新视听体验,还带动了新一轮消费升级。
将戏剧演艺与文旅产业巧妙融合,重燃梨园情,点亮夜经济。竹溪县文旅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萌萌介绍,街区内表演以“山二黄”为首的戏剧为主导,以爱情故事做主线,将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及民间传说《白蛇传》等进行二创,再将不同年龄段受众感兴趣的艺术元素巧妙加以融合,反响热烈,受到一致好评。目前,两部全新主题演出正加速创作中,故事性更强、内容更丰富,计划于2025年春节和“五一”假期前后呈现。
“自开街以来,武陵不夜城极大地丰富了本地居民及游客的夜生活,实现‘一条街带活一座城’聚变效应,为全县文旅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许庆一对武陵不夜城赞许有加。
历史风貌再现,文旅热度提升。武陵不夜城经过1年时间设计策划,2023年9月开始施工改造,2023年12月开街,2024年春节当天接待游客高达15万人次。截至今年11月,街区已接待游客1300万人次。
“不夜城每天都很热闹,因为演出节目会轮换,也经常更新。除了游客,我们本地人也会来吃饭逛街。”李冉是竹溪本地人,家乡吸引了越来越多来自十堰市、省内乃至全国的游客前来,她的话语间充满着掩饰不住的自豪。
关垭楚长城 十万人脚步丈量
清晨,缭绕的云雾似一袭薄纱,轻柔缠绕连绵起伏的群山。
沿着如缎带般环绕在山谷间的346国道前行,一段古老的长城默默矗立于竹溪县蒋家堰镇与陕西省平利县交界处。
春秋时期,这里是秦楚两国国界。因地理位置特殊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早上还驻扎着秦国的士兵,晚上可能就插上了楚国的旗帜。
在这里,每一块石头都有故事,每一段墙壁都有生命,无声地记录着风云变幻。
关垭楚长城,“朝秦暮楚”一词的发源地,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气势恢宏的关垭界墙下,一排排春秋战国时期建筑风格的房屋鳞次栉比。蒋家堰镇宣传委员彭超介绍,这些房屋一部分是因餐饮、民宿等旅游配套新建,一部分是景区升级规划所需,均改造成统一建筑风格的民宅。
每到周末,陕西平利、安康、西安,重庆奉节、巫山等两省一市毗邻地区的游客纷至沓来。
白天,湖北、陕西的民间艺人在关垭校场表演古舞、舞狮,重庆奉节的杂技团倾情献上杂技。晚上,电音节、啤酒节、篝火晚会等次第推出。
“关垭改建之后,游客越来越多。”张婆婆居住在附近的关垭子村,她麻利地将热气腾腾的玉米、红薯装进袋中递给前来购买的游客。“附近村里的人天气好时或者周末、节假日就过来摆摊,我主要卖点玉米和烤红薯,还有些邻居批发饮料卖,或者卖点油炸小吃,一天下来能赚不少钱。”
游客慕名而来,景区烟火气、人情味十足。附近村民摆摊创业积极性高涨,腰包越来越鼓。
蒋家堰镇党委书记余祥平介绍,关垭楚长城景区今年10月改造完成后,试运营期间已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景区预计于2025年元旦前后正式开放。
大石门仙暇小镇 二十万人乐享亲子时光
秋日午后,水坪镇大石门村阳光和煦,照耀在“仙暇小镇”的树梢上,温柔地中和了秋风带来的丝丝凉意。
从碧瓦朱檐的大门进入,树影婆娑,漫步在林间小道,空气中夹杂着花木和泥土的芬芳气息。
大石门村曾于“仙暇小镇”原址打造园林观赏苗木基地,树木一度销售火爆、广受好评。随着园林景观市场日渐式微,300亩景观苗木也无人问津。
水坪镇党委书记万亿介绍,依托“白云剑迹”和“文笔晴岚”摩崖石刻及森林自然资源,大石门村将闲置的苗木基地打造成林下乐园,荒芜沼泽地打造成水上乐园,山场变成山地飞车、玻璃滑道等山上乐园,闲置空地变成生态停车场,闲置房屋改造成康养民宿,最终打造集亲子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游乐园区“仙暇小镇”。
沉寂多年的古村落如今重新焕发生机,吸引游客前来度过难得的放松时光。
这里是自然生态宝地,是娱乐休闲度假区,也是属于孩子们的探险乐园。“仙暇小镇”负责人程琰介绍,“小八仙乐园”是专门为孩子们打造的游乐园区,林中的游乐项目均是无动力设施,有效提升游玩过程中的安全性。“仙宠乐园”内有兔子、仓鼠、鸵鸟、雪狐等多种动物,孩子们可以近距离接触,还能在工作人员指导下投喂。坐上“红孩儿战车”,小朋友们可以尽情体验驾驶的乐趣,在探险中感受刺激与惊喜。“每逢周末,很多家长都会带着孩子来玩上一整天,甚至还有从陕西专程前来的游客。除了大人来‘遛娃’,也有很多单位过来团建,白天能野餐,晚上还可以搞篝火晚会。”孩子们尽享欢乐时光,家长和其他游客可以在帐篷或树屋中露营、烧烤,与自然亲密接触,享受放松休闲的静谧时刻。两个全新游乐项目山地飞车、玻璃水滑也将于11月底上线运营,届时“仙暇小镇”带给游客的体验感将更加独特多元。
截至目前,“仙暇小镇”已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总营业额突破100万元,带动周边40多户经营农家乐、民宿、餐饮的村民实现家门口致富增收。(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雷楠 见习记者 陈克旭 通讯员 付延峰 贺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