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用法治护佑英烈忠魂

A-   A+
发表时间:2025年03月27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

湖北,红色热土,英雄辈出。战争年代、和平时期,70多万荆楚儿女献出宝贵生命,登记在册的烈士有12.9万名。

3月26日,湖北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湖北省英雄烈士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全国第一部英雄烈士保护领域地方性法规。

该条例以法治之名护佑英烈忠魂,以制度建设夯实英烈保护根基,意义深远。

近年来,湖北各地通过加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开展缅怀纪念活动、抚恤优待烈士遗属,大力弘扬英烈精神,凝聚起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磅礴力量。

集中安葬,让英雄“归队”

3月21日,宜昌烈士陵园,青山掩映,翠柏环绕。

当天,宜昌市2025年清明祭英烈暨烈士集中安葬仪式在这里举行。当地对散葬于伍家岗区、西陵区的3位无名烈士进行集中安葬。

“起灵!”10时许,随着铿锵有力的口令声,礼兵们托起烈士棺椁缓步前行。与此同时,一曲《思念曲》响起。礼兵护送3位烈士棺椁缓缓步入现场,全场奏唱国歌。随后,礼兵怀抱烈士棺椁步行进至烈士墓区,将棺椁缓缓入土安葬。

忠魂归陵园,浩气存天地。

据了解,条例对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烈士集中安葬等提出了具体要求。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英雄烈士纪念设施建设和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有关规划,依法划定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范围,加强对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管理。

近年来,我省持续推进烈士纪念设施提质改造工程,组织做好烈士纪念设施建设项目申报工作,已有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18处。各地加大对烈士纪念设施的维修改造和周边环境整治力度,营造依法保护烈士纪念设施的良好氛围。宜昌市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完成宜昌烈士陵园、襄西革命烈士陵园、瓦仓起义革命烈士纪念园等烈士纪念设施修缮维护和提档升级,完成了347座零散烈士墓集中迁葬;黄冈市出台《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为全市792处红色文化遗址和5768处不可移动文物点“保驾护航”……

落实优抚,让烈属暖心

“我家孩子作为烈士子女,从初中到高中,都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呵护,烈士子女就学的相关政策都落实了,让我们感受到温暖……”清明节前夕,家住黄冈市黄州区路口镇的烈士遗属付小敏对黄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干部表示谢意。

付小敏的爱人胡志国生前在解放军某部服役,四级军士长军衔。2012年2月,胡志国因抢救装备光荣牺牲。丈夫牺牲后,付小敏精心照料年事已高的爹爹和患病的婆婆,耐心细致培养女儿到黄州区一中就读。如今,他们的女儿已是一名高三学子。

关心关爱烈士遗属,是对英烈最好的告慰。

条例对英雄烈士遗属抚恤优待也提出了具体要求。条例规定,英雄烈士遗属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享受教育、就业、养老、住房、医疗、公共交通、文化和旅游等方面的优待。

“党和政府总惦记着我们……”2月28日,团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威诺思(湖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走进该县方高坪镇眺云村百岁烈属卢春梅老人家,开展“情暖烈属·尊崇同行”志愿服务活动,卢春梅的大儿媳叶桂花感激地说。

卢春梅今年104岁,其儿子入伍期间于1985年9月因公牺牲。多年来,团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始终将卢春梅老人作为重点关爱对象,定期走访慰问。此次以“饮水安全+环境改善”为切入点,联合爱心企业为其免费安装高端净水设备,并组织志愿者进行居家环境焕新。

在宣恩县,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每年联合乡镇卫生院为烈士遗属免费体检,他们还联合县义工协会遍访全县烈士遗属,为他们送去棉被、米面油等生活物资,用实际行动增强烈士遗属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纳入宣教,让精神传承

每一次回望,都是为了新的出发。

条例鼓励和支持革命老区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开展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的研究、宣传和教育工作。条例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纳入教育内容,把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作为教学基地、实践教育基地,组织学生瞻仰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祭扫英雄烈士、担任志愿讲解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纪念教育和研学活动。

3月26日,枣阳市英烈园内庄严静谧,175座烈士墓在翠柏林中整齐排列。退役军人志愿者和“红领巾”们或弯腰俯身,或单膝跪地,细心擦拭墓碑上的灰尘,拿出准备好的笔和红漆,为烈士墓上的碑文描红。

当天,枣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环城丁庄小学,组织25名退役军人志愿者和50名学生,在这里为烈士碑文描红,表达对英烈的缅怀和敬意。“为烈士碑文描红活动形式很好,拉近了学生与英烈之间的距离,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枣阳市环城丁庄小学教师武洪娥表示。

传承精神,是对英烈最好的缅怀。

清明节前夕,荆州、襄阳、黄冈等地结合清明祭英烈活动,组织老兵宣讲团成员开展系列宣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英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营造了崇尚英烈、学习英烈、捍卫英烈、关爱烈属的浓厚氛围。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和完善英雄烈士的缅怀纪念、事迹和精神宣传弘扬、遗属抚恤优待和权益维护的工作机制制度,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学习和捍卫英雄烈士的浓厚氛围,有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下来,全省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将行动起来,确保条例落地落实。(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际凯 王婧 通讯员 包晓霁 实习生 李芷依)

责任编辑:王炯

湖北:用法治护佑英烈忠魂

发表时间:2025-03-27 来源:湖北文明网

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

湖北,红色热土,英雄辈出。战争年代、和平时期,70多万荆楚儿女献出宝贵生命,登记在册的烈士有12.9万名。

3月26日,湖北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湖北省英雄烈士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全国第一部英雄烈士保护领域地方性法规。

该条例以法治之名护佑英烈忠魂,以制度建设夯实英烈保护根基,意义深远。

近年来,湖北各地通过加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开展缅怀纪念活动、抚恤优待烈士遗属,大力弘扬英烈精神,凝聚起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磅礴力量。

集中安葬,让英雄“归队”

3月21日,宜昌烈士陵园,青山掩映,翠柏环绕。

当天,宜昌市2025年清明祭英烈暨烈士集中安葬仪式在这里举行。当地对散葬于伍家岗区、西陵区的3位无名烈士进行集中安葬。

“起灵!”10时许,随着铿锵有力的口令声,礼兵们托起烈士棺椁缓步前行。与此同时,一曲《思念曲》响起。礼兵护送3位烈士棺椁缓缓步入现场,全场奏唱国歌。随后,礼兵怀抱烈士棺椁步行进至烈士墓区,将棺椁缓缓入土安葬。

忠魂归陵园,浩气存天地。

据了解,条例对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烈士集中安葬等提出了具体要求。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英雄烈士纪念设施建设和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有关规划,依法划定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范围,加强对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管理。

近年来,我省持续推进烈士纪念设施提质改造工程,组织做好烈士纪念设施建设项目申报工作,已有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18处。各地加大对烈士纪念设施的维修改造和周边环境整治力度,营造依法保护烈士纪念设施的良好氛围。宜昌市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完成宜昌烈士陵园、襄西革命烈士陵园、瓦仓起义革命烈士纪念园等烈士纪念设施修缮维护和提档升级,完成了347座零散烈士墓集中迁葬;黄冈市出台《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为全市792处红色文化遗址和5768处不可移动文物点“保驾护航”……

落实优抚,让烈属暖心

“我家孩子作为烈士子女,从初中到高中,都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呵护,烈士子女就学的相关政策都落实了,让我们感受到温暖……”清明节前夕,家住黄冈市黄州区路口镇的烈士遗属付小敏对黄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干部表示谢意。

付小敏的爱人胡志国生前在解放军某部服役,四级军士长军衔。2012年2月,胡志国因抢救装备光荣牺牲。丈夫牺牲后,付小敏精心照料年事已高的爹爹和患病的婆婆,耐心细致培养女儿到黄州区一中就读。如今,他们的女儿已是一名高三学子。

关心关爱烈士遗属,是对英烈最好的告慰。

条例对英雄烈士遗属抚恤优待也提出了具体要求。条例规定,英雄烈士遗属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享受教育、就业、养老、住房、医疗、公共交通、文化和旅游等方面的优待。

“党和政府总惦记着我们……”2月28日,团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威诺思(湖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走进该县方高坪镇眺云村百岁烈属卢春梅老人家,开展“情暖烈属·尊崇同行”志愿服务活动,卢春梅的大儿媳叶桂花感激地说。

卢春梅今年104岁,其儿子入伍期间于1985年9月因公牺牲。多年来,团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始终将卢春梅老人作为重点关爱对象,定期走访慰问。此次以“饮水安全+环境改善”为切入点,联合爱心企业为其免费安装高端净水设备,并组织志愿者进行居家环境焕新。

在宣恩县,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每年联合乡镇卫生院为烈士遗属免费体检,他们还联合县义工协会遍访全县烈士遗属,为他们送去棉被、米面油等生活物资,用实际行动增强烈士遗属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纳入宣教,让精神传承

每一次回望,都是为了新的出发。

条例鼓励和支持革命老区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开展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的研究、宣传和教育工作。条例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纳入教育内容,把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作为教学基地、实践教育基地,组织学生瞻仰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祭扫英雄烈士、担任志愿讲解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纪念教育和研学活动。

3月26日,枣阳市英烈园内庄严静谧,175座烈士墓在翠柏林中整齐排列。退役军人志愿者和“红领巾”们或弯腰俯身,或单膝跪地,细心擦拭墓碑上的灰尘,拿出准备好的笔和红漆,为烈士墓上的碑文描红。

当天,枣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环城丁庄小学,组织25名退役军人志愿者和50名学生,在这里为烈士碑文描红,表达对英烈的缅怀和敬意。“为烈士碑文描红活动形式很好,拉近了学生与英烈之间的距离,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枣阳市环城丁庄小学教师武洪娥表示。

传承精神,是对英烈最好的缅怀。

清明节前夕,荆州、襄阳、黄冈等地结合清明祭英烈活动,组织老兵宣讲团成员开展系列宣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英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营造了崇尚英烈、学习英烈、捍卫英烈、关爱烈属的浓厚氛围。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和完善英雄烈士的缅怀纪念、事迹和精神宣传弘扬、遗属抚恤优待和权益维护的工作机制制度,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学习和捍卫英雄烈士的浓厚氛围,有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下来,全省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将行动起来,确保条例落地落实。(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际凯 王婧 通讯员 包晓霁 实习生 李芷依)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