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宜昌市第五中学教联体红星路校区师生们来到市革命烈士陵园,向烈士敬献鲜花。 三峡商报通讯员 张晓涵 摄
为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清明节前夕,我市各中小学集中开展烈士祭扫、故事宣讲、实践创作等多种形式的红色教育系列活动,以“仪式感”激发“使命感”,引导师生铭记历史、传承红色精神。
师生清明祭扫致敬英烈
3月28日,宜昌金东方小学五年级全体学生及全体党员教师怀着崇敬之情,前往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扫活动,引导师生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师生们整齐列队于烈士纪念碑前,全体肃立默哀,向革命先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随后,党员教师和学生代表依次向纪念碑敬献鲜花,朵朵白菊寄托着对先烈的无限哀思。活动中,党员教师通过讲述本地革命历史,生动再现了先烈们英勇献身的感人事迹。“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加倍珍惜。”2003班李俊仪感慨地说。
据了解,宜昌金东方小学将清明祭扫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组织师生参与实地祭扫、红色故事宣讲等活动,引导青少年厚植家国情怀,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党员教师纷纷表示,将以先烈为榜样,牢记初心使命,在教育岗位上践行对党的忠诚与承诺。
红色故事周周讲累计推送57期
“曹友娣与另外16名同志牺牲前,在敌人面前临危不惧、视死如归,高呼‘共产党万岁’口号,这种精神源自何处?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
3月31日,在兴山县高桥乡红军小学班会课上,各班级借助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带领学生回溯革命历史。班会课上,孩子们结合祭扫感受展开热烈讨论,分享对“家国情怀”的理解,在思想碰撞中厚植爱国情感。
此外,学校还组织一、二年级学生用彩笔绘制主题手抄报,稚嫩的笔尖流淌着对先烈的追思;三至六年级学生以笔墨抒发缅怀之情,仿写工整的诗句,在校园公开栏上集中展示,让革命精神看得见、摸得着。
“我们坚持将红色教育融入日常教学的每个环节,结合巴兴归革命烈士纪念馆、官田岭红色文化体验馆等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通过打造红色生动课堂、看红色电影、讲述红色故事、重走红军路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革命老区精神自然渗透到每一堂课中,引导孩子们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新时代好少年。”学校校长朱红军说。
截至目前,该校“红色故事周周讲”已向外推送57期。2023年,以朱雨婷、陈婷婷为代表的小红星讲解团队光荣地被评为全国红军小学传承红色基因“优秀小红星讲解员团队”。
多形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
“我们将继承先烈遗志,勤奋学习,报效祖国……”3月28日,宜昌市第八中学七年级全体师生来到市革命烈士陵园,以鲜花寄托哀思,用誓言传承精神。
学生缓步拾级而上,将满载哀思的花束敬献在纪念碑前。全体师生肃立默哀,追忆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在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时,同学们驻足凝视着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感人的照片,仿佛穿越时空,与先烈们进行着心灵的对话。
八中学子纷纷表示,要继承先烈遗志,珍惜美好时光,努力学习,用实际行动告慰先烈英灵,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学校将继续以多元形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让红色血脉在少年心中永续流淌。”该校校长吴钰鸿说。(三峡商报记者 张婷婷 通讯员 付罗蓉 马全兴 袁良剑)
发表时间:2025-04-02 来源:湖北文明网
3月30日,宜昌市第五中学教联体红星路校区师生们来到市革命烈士陵园,向烈士敬献鲜花。 三峡商报通讯员 张晓涵 摄
为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清明节前夕,我市各中小学集中开展烈士祭扫、故事宣讲、实践创作等多种形式的红色教育系列活动,以“仪式感”激发“使命感”,引导师生铭记历史、传承红色精神。
师生清明祭扫致敬英烈
3月28日,宜昌金东方小学五年级全体学生及全体党员教师怀着崇敬之情,前往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扫活动,引导师生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师生们整齐列队于烈士纪念碑前,全体肃立默哀,向革命先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随后,党员教师和学生代表依次向纪念碑敬献鲜花,朵朵白菊寄托着对先烈的无限哀思。活动中,党员教师通过讲述本地革命历史,生动再现了先烈们英勇献身的感人事迹。“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加倍珍惜。”2003班李俊仪感慨地说。
据了解,宜昌金东方小学将清明祭扫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组织师生参与实地祭扫、红色故事宣讲等活动,引导青少年厚植家国情怀,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党员教师纷纷表示,将以先烈为榜样,牢记初心使命,在教育岗位上践行对党的忠诚与承诺。
红色故事周周讲累计推送57期
“曹友娣与另外16名同志牺牲前,在敌人面前临危不惧、视死如归,高呼‘共产党万岁’口号,这种精神源自何处?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
3月31日,在兴山县高桥乡红军小学班会课上,各班级借助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带领学生回溯革命历史。班会课上,孩子们结合祭扫感受展开热烈讨论,分享对“家国情怀”的理解,在思想碰撞中厚植爱国情感。
此外,学校还组织一、二年级学生用彩笔绘制主题手抄报,稚嫩的笔尖流淌着对先烈的追思;三至六年级学生以笔墨抒发缅怀之情,仿写工整的诗句,在校园公开栏上集中展示,让革命精神看得见、摸得着。
“我们坚持将红色教育融入日常教学的每个环节,结合巴兴归革命烈士纪念馆、官田岭红色文化体验馆等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通过打造红色生动课堂、看红色电影、讲述红色故事、重走红军路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革命老区精神自然渗透到每一堂课中,引导孩子们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新时代好少年。”学校校长朱红军说。
截至目前,该校“红色故事周周讲”已向外推送57期。2023年,以朱雨婷、陈婷婷为代表的小红星讲解团队光荣地被评为全国红军小学传承红色基因“优秀小红星讲解员团队”。
多形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
“我们将继承先烈遗志,勤奋学习,报效祖国……”3月28日,宜昌市第八中学七年级全体师生来到市革命烈士陵园,以鲜花寄托哀思,用誓言传承精神。
学生缓步拾级而上,将满载哀思的花束敬献在纪念碑前。全体师生肃立默哀,追忆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在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时,同学们驻足凝视着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感人的照片,仿佛穿越时空,与先烈们进行着心灵的对话。
八中学子纷纷表示,要继承先烈遗志,珍惜美好时光,努力学习,用实际行动告慰先烈英灵,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学校将继续以多元形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让红色血脉在少年心中永续流淌。”该校校长吴钰鸿说。(三峡商报记者 张婷婷 通讯员 付罗蓉 马全兴 袁良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