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咸安区马桥镇垅口冯古民居群。(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勇 摄)
咸安区马桥镇垅口村垅口冯,三面环山,村湾都姓冯,是北宋副宰相冯京的后裔。
冯京,字当世,我省咸安人,宋皇祐元年“三元”及第,官至知政参事(副宰相)。其为人正直,与司马光、苏轼等交流唱和。
元末明初,其后裔寻根迁回咸安垅口冯。冯家诗书家风,崇文尚德,解放后该村湾就走出50多名大学生。
宰相故里瑞锦传芳
龙泉山脚下,古木参天,两条小溪潺潺流淌,5栋青墙黛瓦古民居一字排开,院子中立着冯京的雕像,手持书卷,时刻提醒着子孙不忘诗书。
这就是垅口冯。古民居看起来连成一片,但又相对独立,从左往右分别是:凌云第、瑞锦传芳、四德家风、四德堂、当世第。
冯家辉老人今年66岁,住在瑞锦传芳老屋里。他介绍,自己是冯京的第37代后人。
他说,元末明初,冯家后代为躲避战乱,从江西迁移过来寻根。明成化年间,冯家五兄弟修建了这5栋古民居。这5栋古民居一进多重,大小不一,共有堂屋14个,青石铺成的大小天井26个,建筑面积达5551.42平方米。
当世第,是后人为纪念冯京,而以他的字来命名。跨过当世第庄重的石门,穿过天井,上堂屋后面屏风上悬挂着“萱圃秋高”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冯家辉介绍,这是清代冯从龙母亲七十大寿时,其少时同窗、清朝三代皇师雷以諴亲笔题赠。
古居、古桥、古树和古井,这里仿佛穿越了时空。2011年,咸安区将垅口冯古民居列为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获评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政府出资300万元进行了修缮。
50多名大学生从这里走出
“孝悌忠信,诗书传家。”冯洋波今年65岁,出生于凌云第,他翻开族谱介绍,冯家家风代代相传。
冯洋波虽是农民,但他笔耕不辍,是当地有名的“秀才”。农闲时,他在家写诗作赋习字,曾发表过《垅口冯赋》。翻开他的记录本,只见字迹工整,楷书如模板印刻。
“家风甚严!”冯洋波的女儿冯宇丽大学毕业后考上公务员,她介绍,父亲要求子女不仅学习好,还要品德好,常在耳边教导为人处事之道。
她记得,有一次哥哥谎报成绩,父亲到学校问老师才知道。回家后,父亲将哥哥一顿狠揍,姐妹求情也没有用,打完之后还让哥哥跪着写检讨书。自此,兄妹再也不敢撒谎。
受父亲言传身教,冯宇丽兄妹学习成绩都比较好,均读了大学参加工作,目前都成了家。逢年过节,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回垅口冯陪伴父母。
垅口冯至今家风纯朴,崇文尚德,人才辈出。解放后,仅60来户的村湾出了50多名大学生,其中有多名博士、教授等。
这里将建成国学文化村
从村口拐进村湾,一座白廊黛瓦的廊桥横跨小溪,桥上书有“状元桥”。
状元桥的另一头便是垅口冯村湾。村湾里炊烟袅袅,村里干净整洁。
“这里正在进行美丽乡村振兴第二期建设!”村支书邹孔辉介绍,状元桥已经修缮完毕,状元亭也建好。状元亭全木制结构,青石铺地,有座椅靠栏,冯京的夫人像立在亭下。据了解,在亭柱上,将绘画讲述冯京艰难求学,终中状元的故事。
邹孔辉说,这里还将古民居保护性修复为“状元书院”科举文化馆和冯京博物馆,陈列科举选才制度的变迁、史料。沿着村湾荷塘,将以荷塘旁古井亭小园林为核心,修建沿河步道,布置宋词书法石刻,传颂经典、了解宋词名家的故事,建成宋词文化园。
记者看到,入村的扶贫旅游公路已扩宽至双车道。据马桥镇乡村振兴示范圈规划方案,垅口冯将打造成国学文化村和田园生态度假村,成为马桥田园乡村文化旅游带重要的组成部分。(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鹏 通讯员 胡剑芳 李星)
发表时间:2020-01-17 来源:湖北文明网
咸宁市咸安区马桥镇垅口冯古民居群。(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勇 摄)
咸安区马桥镇垅口村垅口冯,三面环山,村湾都姓冯,是北宋副宰相冯京的后裔。
冯京,字当世,我省咸安人,宋皇祐元年“三元”及第,官至知政参事(副宰相)。其为人正直,与司马光、苏轼等交流唱和。
元末明初,其后裔寻根迁回咸安垅口冯。冯家诗书家风,崇文尚德,解放后该村湾就走出50多名大学生。
宰相故里瑞锦传芳
龙泉山脚下,古木参天,两条小溪潺潺流淌,5栋青墙黛瓦古民居一字排开,院子中立着冯京的雕像,手持书卷,时刻提醒着子孙不忘诗书。
这就是垅口冯。古民居看起来连成一片,但又相对独立,从左往右分别是:凌云第、瑞锦传芳、四德家风、四德堂、当世第。
冯家辉老人今年66岁,住在瑞锦传芳老屋里。他介绍,自己是冯京的第37代后人。
他说,元末明初,冯家后代为躲避战乱,从江西迁移过来寻根。明成化年间,冯家五兄弟修建了这5栋古民居。这5栋古民居一进多重,大小不一,共有堂屋14个,青石铺成的大小天井26个,建筑面积达5551.42平方米。
当世第,是后人为纪念冯京,而以他的字来命名。跨过当世第庄重的石门,穿过天井,上堂屋后面屏风上悬挂着“萱圃秋高”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冯家辉介绍,这是清代冯从龙母亲七十大寿时,其少时同窗、清朝三代皇师雷以諴亲笔题赠。
古居、古桥、古树和古井,这里仿佛穿越了时空。2011年,咸安区将垅口冯古民居列为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获评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政府出资300万元进行了修缮。
50多名大学生从这里走出
“孝悌忠信,诗书传家。”冯洋波今年65岁,出生于凌云第,他翻开族谱介绍,冯家家风代代相传。
冯洋波虽是农民,但他笔耕不辍,是当地有名的“秀才”。农闲时,他在家写诗作赋习字,曾发表过《垅口冯赋》。翻开他的记录本,只见字迹工整,楷书如模板印刻。
“家风甚严!”冯洋波的女儿冯宇丽大学毕业后考上公务员,她介绍,父亲要求子女不仅学习好,还要品德好,常在耳边教导为人处事之道。
她记得,有一次哥哥谎报成绩,父亲到学校问老师才知道。回家后,父亲将哥哥一顿狠揍,姐妹求情也没有用,打完之后还让哥哥跪着写检讨书。自此,兄妹再也不敢撒谎。
受父亲言传身教,冯宇丽兄妹学习成绩都比较好,均读了大学参加工作,目前都成了家。逢年过节,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回垅口冯陪伴父母。
垅口冯至今家风纯朴,崇文尚德,人才辈出。解放后,仅60来户的村湾出了50多名大学生,其中有多名博士、教授等。
这里将建成国学文化村
从村口拐进村湾,一座白廊黛瓦的廊桥横跨小溪,桥上书有“状元桥”。
状元桥的另一头便是垅口冯村湾。村湾里炊烟袅袅,村里干净整洁。
“这里正在进行美丽乡村振兴第二期建设!”村支书邹孔辉介绍,状元桥已经修缮完毕,状元亭也建好。状元亭全木制结构,青石铺地,有座椅靠栏,冯京的夫人像立在亭下。据了解,在亭柱上,将绘画讲述冯京艰难求学,终中状元的故事。
邹孔辉说,这里还将古民居保护性修复为“状元书院”科举文化馆和冯京博物馆,陈列科举选才制度的变迁、史料。沿着村湾荷塘,将以荷塘旁古井亭小园林为核心,修建沿河步道,布置宋词书法石刻,传颂经典、了解宋词名家的故事,建成宋词文化园。
记者看到,入村的扶贫旅游公路已扩宽至双车道。据马桥镇乡村振兴示范圈规划方案,垅口冯将打造成国学文化村和田园生态度假村,成为马桥田园乡村文化旅游带重要的组成部分。(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鹏 通讯员 胡剑芳 李星)